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张敬伟:米高梅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!”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0年11月05日10:18  重庆时报

  拥有悠久历史的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米高梅(MGM)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和推出新作,于3日早晨宣布破产。此举标志着其漫长的财务重组进程进入高潮。积欠了40亿美元债务的米高梅前景十分惨淡。(11月4日 新华社)

  米高梅走高破产,让人惋惜唏嘘。尤其对于中国观众,米高梅经典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永恒的记忆。但是对于市场而言,文化产业也不过是产业的一种,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。生死抉择,完全在于其市场博弈能力。而这,恰恰是米高梅破产给予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文化及市场两重启示。

  在中国,文化产业,特别是文化人兴办的文化产业,人们还是习惯上将之同一般的企业相区别,予以特殊的情感关爱。特别是在软实力成为热点话题的情势下,发展和扶植文化产业也成为政策导向。从官方文件和舆论中,我们经常听到“大力扶植”文化产业等字眼;在文化和资本的联姻上,有时候文化被高看一眼,似乎资本在高攀文化,于是资本附庸风雅而获得了文化带来的市场特权。

  米高梅的兴衰成败,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。1948年5月,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,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,要求制作公司只管制片,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。这就给像米高梅这样的大公司致命一击。公平竞争的市场铁律,必须得以严格执行。反市场垄断,中国市场监管的力道显然孱弱得多。

  就在米高梅破产的当口,中国网络市场却发生着泼妇骂街式的游戏。相关企业又何尝不是为了追求市场垄断而无序博弈?这个时候,如果监管乏力,则是对垄断的放任。

  正因为米高梅破产于成熟的市场机制中,其破产并不充溢着悲哀。何况,其留下的文化经典和人们不朽的情感记忆,以及举世瞩目的奥斯卡小金人上,都有着米高梅的精神。

  米高梅,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! 张敬伟(江苏 公务员)

您对本文的观点:
顶:0
踩:0
请给本文打分:
5 4 3 2 1
4.5本文目前得分: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0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